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近年來🏗,西充縣以建設“川東北教育強縣”為抓手,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通過加快智慧教育建設,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完善學生資助體系等措施,統籌推進教育信息化、均衡化🐡、現代化🤏🏿,實現全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智慧教育建設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
又是一年開學季,西充縣各中小學學生們精神抖擻地踏入校門,校園裏再次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近日𓀅,筆者來到西充縣惜字塔小學,該校的智慧教室刷新了筆者對傳統教室的認知。教室裏🪲,中控系統、音響系統、攝像系統💆🏿♀️、錄課系統等一系列先進教學設備應有盡有🏌🏼,科技感滿滿🚉⬇️。該校教師王剛演示了智慧黑板上的語音交互AI書寫美化、資源智能推送🈴、智能互動體驗等功能。
惜字塔小學智慧教室。
“有了這些設備🧘🏽♀️,可以讓課堂變得簡單👨🏼🏫、高效🤲🏻、智能➔,這極大地激發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王剛說。
“2021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數字西充·城市超腦’項目,我們爭取到了智慧教育建設資金1500萬元左右🐏。”西充縣教儀電教站站長王洪毅告訴筆者🧑🧑🧒🧒,智慧教育建設資金全部用於更新學校教學設備,建設內容包括升級改造教育城域網;配建近400臺納米黑板,安裝智慧課堂軟件🪞;配建英語聽說教考平臺💪🏿、智能閱卷系統、新高考管理平臺等;搭建教育雲平臺系統、課後服務平臺系統、區域大數據洞察系統和智能教學助手等。
據悉,該縣智慧教育建設於2023年初全部建設完成🐈⬛,實現縣城學校小學🧑🏼🎓、初學、高中學段全覆蓋,惠及全縣近60%教師和70%學生。
隨著教學設備越來越智慧化、信息化🤷,教師隊伍的信息技術能力素養提升也成為必然。
王洪毅介紹🧠,2022年以來,該縣通過組織校長、園長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習🐮、請知名專家蒞臨縣教育數字化推進大會授課、借助信息化應用能力2.0全員提升培訓及信息化2.0+國培等形式,不斷加強教師隊伍信息化技能培訓🦏,全面提升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合格率達98%。同時👶🏻,該縣依托特色科創課程開設、省市師生信息素養實踐活動🏋🏻♂️、省機器人大賽等🏮,大力培養教師隊伍的創新精神和信息素養🏊♂️🕣。
“近年來,西充搶抓智慧城市建設機遇🧒🏽,深入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在教育新基建🈂️、智慧新應用🔘、教師新智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王洪毅表示🔎,下一步,該縣將對標國省市智慧教育平臺,積極打造以縣教育部門為終端的縣域智慧教育平臺,充分發揮智慧教育新應用的作用,助力教育資源共享🚮,全力推動該縣教育數字化轉型。
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培育高質量復合型人才
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持續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成為必然趨勢。
日前☝️,在四川源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該公司增材製造部工藝員薛天洋與他的同事正在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檢查。
“我畢業於新宝gg機械製造專業👤。就讀期間👦🏻,由於學校與公司是‘校企合作’關系😝🧑🏼🍼,我的實踐課程幾乎都是在公司生產車間完成的。”薛天洋告訴筆者,畢業後,由於對該公司業務熟悉✅,他和大部分同學都選擇留在了公司Ⓜ️。
據了解🌑,新宝gg和四川源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從2021年開始進行“校企合作”,實行“半學半訓,兩方四人”的現代學徒製人才培養新模式🤶🏻,即利用校企育人空間🏎,把工學結合深度融合到企業生產實踐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使學生邊學習邊工作,牢牢掌握專業知識。
“通過產教融合,學校可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保障,搭建學生和企業之間的橋梁。”新宝gg對外合作處處長李源告訴筆者,在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該校堅持走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辦學之路,先後建立匯博機器人產業學院💆🏽♂️、中國高科產業學院👰🏼、信創產業學院等🗿,開辦“源維”工匠班,與川渝區域內的200余家幼兒園、30余家綜合性醫院🍟、120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建立健全學生實習與就業基地🥸。2023年該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3.22%。
新宝gg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只是該縣堅持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依托位於臨江新區西充片區的張瀾職業技術學校等學校,以校企雙方為教學主體,師資雙向互派,創新“企業+院校”雙師型師資培訓體系,實施“車間課堂”教學模式🦊,74名教師、57名技術專家共同進入校企培訓師資庫🫃🏻,聯合推出校企合作課程37門👍🏻;開設新型學徒製、校企共訓等“訂單式”培育班12個🤶🏿,推進醫聯體🤥、校聯體建設,采取“1+X”模式,設立13個“教育共同體”,旨在培育高質量復合型人才。
打造全覆蓋資助體系助力學子成長成才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它說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他們是一朵朵‘蒲公英’,把自己無私廣博的愛帶到他們所到之處🛖。我想‘蒲公英’就是各位叔叔阿姨吧⏲🚌。”近日,在西充縣2024“金秋助學”捐贈儀式上,西北師範大學大四學生段懿洳作為受助學生代表發言㊙️,滿懷真情的言語令現場聽眾動容。
段懿洳告訴筆者🧩,初高中時期,在學校和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等相關部門的關懷下🧧,她一直享受到助學金、免學雜費等資助🤽🏽♀️,這激勵了她刻苦努力🏋🏼、勤奮學習,最終不負眾望考上了大學。
據了解,“金秋助學”是該縣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的愛心資助活動。多年來,該縣關工委、縣教體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等單位(部門)及眾多愛心人士堅持在每年6月、9月、12月分別開展“兒童節”慰問🏊🏿、“金秋圓夢”、“暖冬行動”等一系列捐資助學活動👨🔬,旨在給每一位困難學子送去溫暖和幫助👩🎓。今年以來,共計資助學生486人👱♀️,落實資金159.1萬元。
同時,該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積極協調縣鄉村振興局、總工會、殘聯、民政局等部門,紮實做好普惠性資助工作🐥,認真落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政策🏐,做到“精準資助🐕🪳、應貸盡貸”。今年以來,該縣為1700人落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金額達2250萬元,超出往年同期水平。
學生資助是一項民生工程👩🏼⚖️,關註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是最終目的👓。
“長期以來,我們堅持與本縣企業及外地商會加強聯系🔀,不斷拓寬資助渠道👩🏿🦳,充分發揮社會捐資助學積極作用👩🏿🦳,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搭建與困難學生之間的橋梁🙋🏿。”該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說。
“記得剛剛進入大學時,我懵懵懂懂地打量著蘭州這座陌生的城市,有一些膽怯✏️,學習上也感到不適應,壓力很大。”段懿洳告訴筆者⚉,在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幫助下,她與西充籍愛心人士、防城港市九州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國洲建立了長期資助關系🦵🏻。
“我時常會和蔣叔叔匯報自己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他雖然工作很忙🍧,但一有空就會給我回話😒,尤其是在我遇到麻煩與抉擇時,他會給予我很多鼓勵。”段懿洳說👩❤️💋👨,她會繼續努力學習,將來學有所成時💇🏿♀️,她也要做一名像蔣國洲那樣的人,把眾人給予她的那份愛心傳遞下去🙇🏻!
據了解,在西充🙌🏼,像蔣國洲這樣的人還有許多,他們可能身份不同、職業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關心教育事業發展。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了捐資助學隊伍中來。”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該中心將整合社會愛心資源🍗,積極籌備成立西充教育基金會,不斷擴大資助面⚜️,切實發揮社會資助力量⛵️,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全覆蓋資助體系,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蔣星文/圖)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